生活知识
生活知识
数码知识
教育知识
汽车知识
游戏知识
办公知识
装修知识
旅游知识
搜索

生活知识分类 日常知识 生活知识 餐饮知识 宠物知识 运动知识 更多知识 中文DJ 英文DJ 车载DJ 视频DJ

如何保护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图片幼儿

日期:2022-12-02 14:02:04人气:42

导读:如何保护牙齿:很多家长误以为不用太过在意宝宝的乳牙,反正乳牙会掉、恒牙会长出来,其实3岁儿童蛀牙达6成,而3岁以前的口腔健康决定一辈子的蛀牙状况。此外,随着饮食的多元与精致化,孩子接触甜食的机会增加,如何巩固一口好牙,需要家长多加留意。

如何保护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的方法有哪些

很多家长误以为不用太过在意宝宝的乳牙,反正乳牙会掉、恒牙会长出来,其实3岁儿童蛀牙达6成,而3岁以前的口腔健康决定一辈子的蛀牙状况。此外,随着饮食的多元与精致化,孩子接触甜食的机会增加,如何巩固一口好牙,需要家长多加留意。

宝宝何时会长第一颗牙

人类拥有乳齿列和恒齿列两套牙齿,婴幼儿时期会长好上下各十颗,共二十颗的乳牙。

其实早在母亲怀胎5~6周时,牙胚就已形成。胎儿在子宫内4~6个月时,乳牙就开始钙化,到出生前乳牙的牙冠都已经完成,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,下颚正中门齿牙根完成后就会萌发出来。

其它的乳牙依续约3个月至半年长出。直到宝宝2岁半左右,20颗乳牙萌发完成,咬合的功能大大提升。

但宝宝乳牙萌发的快慢因人而异,甚至可相差至半年,除非到1岁半还没长乳牙出来,则要请牙医检查,否则可以等待,因为牙根尚未长好成形就不会萌发。

然而,乳牙、恒牙的排列会影响牙齿的功能,因此萌发的顺序比快慢重要,没有一颗挨着一颗长,容易排列参差不齐,对咬关系不佳、咬合功能也就不好了。

但乳牙门齿区常见有缝隙并不紧密,称为「原始空间」,属正常现象,是为预留以后较宽大的恒牙空间。

长乳牙时常见的状况

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

婴儿一出生就有牙齿并不常见,有报告指出,每2,000至3,000个婴儿,会有一个通常长在下颚前齿区,又称「出生牙」;或出生一个月内就长牙,又称「新生牙」,这种太早长出的牙齿俗称「鬼牙」。

一般小儿科医师见新生儿有此种牙,会同时会诊牙医师,如果为正常乳牙(通常为乳牙的两个下颚正中门齿),应留下观察,唯喂食母乳时应防咬伤母亲乳头。

另外,有的宝宝在出生时有看似牙齿的白色组织,它只是松动的胚胎发育遗留下的钙化组织,可以拔除,甚至有时在上颚前牙区有黄白色小颗粒状的皮脂腺角化组织,几天后会自然脱落。

长乳牙会发烧

长一辈的老人家传说长乳牙会发烧,这是没有医学根据的,一般是恰巧婴儿六个月大后,母亲给婴儿的抗体已经没了,母乳中拥有的大量抗体也用罄了,所以婴儿六个月后容易因为感染而发烧腹泻,刚好这阶段又开始长乳牙,才有这种误认。

否则六岁时长第一颗恒牙的大臼齿、及换长其它恒齿时,岂不也常常要发烧。发烧是感染的防御机制,除非高烧不退,就得找小儿科医师诊治了。

婴幼儿也要预防蛀牙

喝完奶就睡着,预防奶瓶性龋齿

经常见婴儿周岁就开始蛀牙了,主要原因是没有好好的清洁乳垢,以及喂食的方式不当,不管是配方奶或母奶,在口腔内均会产生奶垢、牙菌斑附着在乳牙上,再经细菌发酵代谢所产生的酸,脱钙侵蚀乳牙,蛀牙于焉产生。

奶瓶性龋齿就是指习惯含着奶瓶睡着,造成猛爆性蛀牙的写照。甚至,有婴幼儿刚长完的二十颗乳牙竟然有蛀到十七、八颗的窘境,当然睡前习惯吸母乳后没有洁牙;

或是含着母亲的乳头睡着,以及母亲也一起跟着睡着到天亮;或睡前喝含糖饮料、果汁等,也都会有相同的后果。

预防胜于治疗,洁牙持之以恒不可少

婴幼儿有蛀牙时不仅疼痛,开始吃副食品时,更是因功能不良咀嚼久久不能下咽、造成痛苦,家长也为了带孩子看牙医、上诊所大伤脑筋。

因此在婴儿出生后、半岁前,喂食奶品或母奶后应立即使用干净纱布,圈在食指上、略沾冷开水,在口腔内或牙床上来回轻拭奶垢,也让婴儿习惯大人帮他清理口腔。

长牙后,父母帮忙用幼儿牙刷刷牙,及使用牙线清理邻接面(尤其是二岁半后,乳臼齿长出后有接触点,易塞住食物碎屑、奶垢而蛀蚀)并持续至小学二、三年级,至少孩子学习自己刷牙后家长也要督导、检查。

另者,从婴儿开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少吃糖果、汽水、果汁、薯条等易形成牙菌斑的食物,婴儿副食品也多用蔬菜及水果类,进食后能立即刷牙用牙线清理,戒除夜间睡前喝奶的习惯,慢慢用开水来取代牛奶或果汁。

建议宝宝周岁就到牙医诊疗室检查,让孩子习惯检查牙齿的氛围、并保持每六个月检查一次、每半年洗牙及涂氟更是儿童定期检查之基本疗程。

广告位1

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,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

Copyright 2022-2023 32h.pingguodj.com 32号百科 客服邮箱:s2s2s2-s@outl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