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知识
生活知识
数码知识
教育知识
汽车知识
游戏知识
办公知识
装修知识
旅游知识
搜索

生活知识分类 日常知识 生活知识 餐饮知识 宠物知识 运动知识 更多知识 中文DJ 英文DJ 车载DJ 视频DJ

陈冰:美政客连续窜台,暴露了台海“焦虑症”

日期:2024-01-27 18:53:05人气:10

导读:陈冰:美政客连续窜台,暴露了台海“焦虑症”:陈冰:美政客连续窜台,暴露了台海“焦虑症”,台海,美国,台湾,唱片,菲律宾,美政客,焦虑症,杜特尔特,音乐专辑,陈冰(歌手)

陈冰:美政客连续窜台,暴露了台海“焦虑症”



图为台北101大楼(资料图)

直新闻:美国众议院两位所谓“热衷台湾事务”的议员正在台湾地区窜访,这是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,10天内第二拨美国政客的窜台。美国为何如此关注台湾?

特约评论员 陈冰:没错,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10天,美国已出动两拨政客窜台。前一次是美国前高官组成的跨党派资深代表团,这次是美国众议院组成的两党议员团。在赖清德就职前,估计还有美国政客要窜台。他们打的名头是重申美国对台当局的支持,进一步加强“美台”之间的经济和防务关系,但实际上他们在表达焦虑,表现出的全是担忧。

一是担忧赖清德不听招呼,会胡乱出牌,触碰大陆设定的三条红线,进而引发与大陆的军事冲突;二是担忧大陆对“台独”民进党的逐渐施压,可能导致台湾经济下滑。美国可以通过出售军火,增加台湾的“防卫”能力,但无力支撑台湾经济。大陆已经放话,说有可能取消对台关税优惠。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较强,没了大陆市场的支撑,没了两岸经贸合作协定提供的各种优惠,那么台湾经济就会遇到困难,而美国是难以补偿的。因此美国政客不断窜访台湾,就是想搞清楚如果大陆真要对“台独”民进党进行经济制裁,台当局将如何应对,会不会就此与美国拉开距离,毕竟台湾民众的吃饭问题,比美国地缘政治图谋要重要得多。


图为赖清德资料图,美方对其行为存有担忧

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,由于美国对台湾选举的介入和掺和,“台独”民进党再次获得在台湾地区执政的机会,而大陆早就声明“台独”与两岸和平水火不容,台海会不会在今年爆发危机,成了美国关切的重要问题。华盛顿的智库前天公布了对86名专家的调查,其中68%的美国学者认为今年存在台海爆发危机的可能性,58%的台湾专家认为可能发生,那么该如何应对可能的台海危机?所以美国政客忙不迭地窜台,一是去安抚民进党台当局,二是探讨应对之策。

总体而言,美国政客先后窜台,是担心台海爆发危机。一旦危机爆发,美国又无力提供帮助,更难出现拜登所谓的“协防台湾”,这样美国在台湾民众中就会进一步失去信用。现在岛内本来就有一个现象,选举结束后,“疑美论”越来越盛行,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怀疑美国为了自身利益,会牺牲掉台湾,美国靠不住也靠不上。但美国政客的窜台,会被中国认为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,会加剧台海紧张。



图为马科斯资料图,他公开表态称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

直新闻: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说,祝贺赖清德当选是出于礼貌,菲律宾仍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,你怎么看这种脑筋急转弯?

特约评论员 陈冰:针对菲律宾总统对台湾选举结果的表态,中方警告他“多读读书”。之后中菲一番言语交锋后,菲律宾总统低头认错了,承诺菲律宾政府将严格、认真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这一点没有改变,也不会改变。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补充说,不支持台湾“独立”。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,(两岸)能否重新走到一起是中国的内部事务”。看来,菲律宾方面是真读了读书,复习了一下中菲建交的有关文件,所以现在回到了正道。

至于菲总统所谓的祝贺只是一种礼仪,那不过是搪塞之词。菲律宾重归正道,也说明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外交能力。中方一方面批评菲律宾对台湾问题有点无知,需要读书,另一方面也和菲律宾在南京举行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,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达成多项共识,努力促成南海和平稳定。把各种利害摆在桌面上,菲律宾等于接受了中国的意见,所以就有菲律宾总统的态度急转变,把台湾说成是中国的一个省,是可以缓和与中国的紧张的关系。

菲律宾总统改口的另一个原因,恐怕是他也向美国求助过,但碰壁了。美国在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危机中不得脱身,是断不敢军事介入南海事务的,因此美国的谨慎也可能促使菲律宾政府改变立场。马科斯所说的不希望“发生地区冲突”,也许传达的是美国的意见。没有美国的支持,菲律宾是不敢在南海造次的。

作者丨陈冰,深圳卫视《直播港澳台》特约评论员

编辑丨段晓卿,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

排版丨郑志佳,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

广告位1

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,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

Copyright 2022-2023 32h.pingguodj.com 32号百科 客服邮箱:s2s2s2-s@outlook.com